澳洲看醫生好複雜, 第一個晚上是在Parramata一所教學醫院Westmead Hospital的急診室, 處理傷口並且縫針, 其實我們晚上七八點就到醫院了, 雖然當天下午在學校醫務室已經先作了止血的包紮, 到了醫院之後因為沒有家醫師的推薦所以不能直接在醫院掛門診, 只能掛急診, 因為是外國人, 掛號費用A$115還真是不便宜.

390338_10150403888753026_517133025_8421178_587434126_n.jpg急診的就診是依急迫性排序的, 已經包紮止血的患者, 當然就沒那麼大的急迫性, 等待的三個多小時看著在急診室進進出出的病人的痛苦模樣, 只能心想, 可以等待是幸運的, 終於排到進入急診室的時間已經是午夜十一點多了, 沒想到進了急診室之後, 一長排的外科急診床位, 只有一位急診醫師, 所以我們坐在得來不易的急診病床椅上繼續等待, 簾子是拉開的, 等了又等看著醫生走過來又走過去,

終於等到醫生來跟我說話已經又過了一個小時, 醫生親切的問候之後終於拉上了簾子, 推來他的小型手術桌跟椅子坐在我對面之後開始, 拆開紗布看著混亂的傷口, 花了一個多小時仔細的清理傷口, 打了應該不下十幾針的止痛針, 我閉著眼睛另外一隻手緊握著老爺的手, 眼淚持續跟傷口的血水一樣撲簌, 終於清理完開始縫線, 又得繼續打止痛針, 年輕又帥氣的急診醫師還稱讚我忍痛力很好, 殊不知老爺的手應該被我捏瘀青了, 最後在我另一隻手掌背部靜脈上插了一個針頭幫我注射了消炎針說是最後一針了, 但卻不拆掉針頭, 就拉上簾子走了出去?!! 老爺擔心著莫非是要我們回家之後繼續打針?! 之後拉開簾子的是一名男護士進來在針頭上又給了二針看起來像是生理食鹽水的液體之後, 另外在手臂上再打了一針破傷風, 這時已經不知道針痛是何物了.... 護士出去之後, 醫生帶著一封給家醫師的信還有一張處方籤讓我們自己去找藥局買藥, 另外幾張讓我蓋住傷口的貼布, 簡單交代了一下, 其實這裡的醫生好忙, 不像台灣的醫院有許多協助醫生的護士, 可以幫忙印處方簽或是處理文件, 醫生要自己寫處方籤寫請假證明寫醫囑還要寫給家醫師的信, 護士有自己的工作範圍但不包括行政上的協助.

 

 

 

 

 

386296_10150404284498026_517133025_8422122_551448879_n.jpg

走出急診室診間已經一點半了, 回到家凌晨二點多, 吃了普拿疼止痛睡覺, 隔天一早要先帶著藥單去找藥局買處方藥, 然後再帶著急診室醫師的那一封信去找了家醫診所, 要讓家醫師檢查傷口的狀況. 然後再拿著醫生的無法正常工作的證明文件去學校請假.

 

 

 

 

 

 

 

 

IMG_1577.JPG家醫診所顧名思義就是方便家庭就醫的第一站診療所, 所以其實四處都有, 但老爺還是事先問了local的同事推薦好的華人診所在eastwood, 據說是台灣醫師. 只是我們第一次來看著長長的排隊人龍, 就直接掛了號排隊, 因為是外國人, 所以掛號要先付現金A$50, 家醫診所沒有分科別, 據說只要你需要看醫生都得先來找家醫診所, 由家醫師作判斷推薦你去醫院掛門診科別, 才能去醫院就診, 我們沒等很久, 但才發現原來是掛到了一個唯一不是台灣醫師的中國女醫師了... 有趣的是, 這女醫師看了看傷口與急診室醫師給的信之後沒做任何處理還翻了翻手邊的外科用書說, 這個診所沒有可以處理我的縫線的設備, 所以建議我換一個診所到west ryde去給另一名醫師看...

 

 

 

 

 

IMG_1598.JPG隔了一天, 我們就到了她推薦的另一個west ryde診所掛號, 因為我是外國人, 所以掛號又先付了現金A$60, 在診所等待時, 醫生走出來喊了楊雅惠, 哇... 我跟老爺互看了一眼真是驚訝與感動, 不是呀陽ya-yang, 不是奇怪的呀悔ya-hui, 是在熟悉不過的"楊雅惠", 也是個像媽媽的女醫師講話很親切, 她說才剛去台灣出了差回來, 看了傷口, 幫我換了貼布, 說看起來不錯, 過幾天在回診看狀況預約拆線時間, 不用回急診醫師那了, 原來急診醫生的信裡除了交代他的診療過程之外也寫著如果有紅腫或是任何狀況要我隔天就先回醫院, 然後這親切的媽媽醫師就問起我們生孩子了沒的事情, 說讓我們努力個半年, 沒有成功的話就要開始安排夫妻兩人的身體檢查了... 這一次次回診每次付現A$60, 應該也是筆不錯的收入, 所以家醫診所的競爭這麼積極吧!

隔了一個禮拜, 回到這家west ryde的診所掛號拆線, 媽媽家醫師, 拿著稍微過大的剪刀, 在線上一針針的剪了好幾下, 還沒剪斷, 就企圖扯下, 我痛得哀嚎.....

台灣真是個醫療體制健全完善的國家, 醫療資源非常豐富, 基本上大家也都自行判斷要掛什麼科, 就算不行, 到了醫院也有熱情的服務站, 會先做基本的協助, 或許會有掛錯科判斷錯誤的風險, 但一科不行就再換一科就是... 或許這樣對病人方便的醫療體制同時也造成了資源浪費以及社會負擔, 但在海外就醫過的台灣人, 真的會很更想念家鄉!

arrow
arrow

    Yvon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