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白頭翁
鄉土名:白頭殼
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
英文俗名:Chinese Bulbul
科別:鵯科
棲息地:城市鄉村區

 

 

 

共有四亞種,分布於華中,華南及海南島。在台灣局限分布於屏東縣楓港以北之西部平地至低山區;在海拔1,600公尺附近山地亦曾有出現記錄;東海岸則見於天祥、花蓮以北之平地。

常見於大城市的公園或庭園,非繁殖期則群棲,上百隻的成群亦不稀奇。性喧鬧好動,棲息於林綠部、疏林或村落等,以昆蟲類、鳥榕果實為食,亦加害果樹園、高梁田等。

通常營巢於離地不高的雜木林或樹叢裡,以芒草穗等築碗形巢。楓港以南至東部之平地分布烏頭殼,形成奇妙的地理分隔現象。

全長:18~19公分

中文名稱:夜鷺
鄉土名:暗公、暗公鳥
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
英文俗名:Black-crowned Night Heron
科別:鷺科
棲息地:河谷溪澗區

夜鷺是台灣普遍的留鳥(或過境鳥),也廣泛分布於歐、亞、非三大洲 。夜鷺顧名思義是晝伏夜出的夜行性水鳥。除了繁殖期以外,白天大抵休憩於密林裡或白鷺鷥穴,夜間飛往水田、河邊、溪畔或養魚池等地捕食魚類、貝類、青蛙或昆蟲等。

待黃昏白鷺鷥成群回巢時,牠們便離開棲息地,覓食至破曉。在飛翔時,會發出「刮-刮-刮-」的粗啞鳴聲。飛行時緩緩鼓翼,以滑翔的方式降落。在地上活動時,屈曲成為S型的頸部,粗而短,若發現食物則快速
伸出啄食。

在白鷺鷥穴裡通常和小白鷺、牛背鷺集體營巢,以樹枝、竹枝、乾草等為主材,築成粗拙的盤形巢。而繁殖期的夜鷺,腳部會略帶紅色。

 成鳥約長 51~53公分

 

 

中文名稱:樹鵲
鄉土名:嘎嘎兒
學名:Dendrocitta formosae
英文俗名:Himalayan Tree Pie
科別:鴉科
棲息地:中低海拔山區

 

樹鵲,為台灣特有亞種。在台灣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或是山麓附近的雜木林以及果樹林,為普遍的留鳥。曾在玉山國公園海拔2,800公尺高的樹林裡有冬季的觀察記錄。牠們大多棲息於高樹的中上層,飛行緩慢,飛翔時翼部白色斑和腰部之白色羽毛清晰可見。

樹鵲的鳴聲粗啞,似「嘎兒──嘎兒哦」,故在山野有〝嘎嘎兒〞俗名。嘴型粗厚有力,略為下彎。為雜食性鳥類,果實、漿果、昆蟲、爬蟲、兩棲類,或小鳥巢裡的雛鳥、卵等都為其所好。巢大抵構築於隱密的高樹上,以樹枝等築成。

 成鳥約長 :43公分(尾羽18公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onne Y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